导读:轮到我们“卡脖子”了!如今3000吨大国重器问世达麟操盘,欧美重金求购!
这一次,轮到我们将卡西方的脖子了!
过去数十年时间里,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长期依赖进口,不仅成为海外巨头的盈利对象,更在关键领域埋下安全隐患。
如今,随着制造业实力的持续提升,我国在重型装备技术领域实现了多项突破。近日,“中国一重”集团承制的12台3000吨“超级加氢反应器”全部完工交付。这一总长逾70米、外形酷似茅台瓶的大型装备一经问世,美、日、德等国纷纷携重金求购。为防止技术外泄,我国果断宣布:该装备永不外售!
01 国之重器缺席,被嘲讽“100年也造不出”
石油堪称当今工业发展的“命脉血液”,若其加工废渣无法实现二次利用,必将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与严重的环境污染。加氢反应器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核心装备。它借助高温高压催化加氢的方式,将原油精炼后的残余重油(即渣油)转化为轻质燃油,恰似将“工业废料”回炉重铸为“清洁燃料”。加氢反应器的规模大小,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石油深度加工的能力。
据悉达麟操盘,加拿大因加氢裂化技术发展滞后,每年亏损高达200亿美元。随着全球石油需求的强劲增长,加氢技术已然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关键领域。相关资料显示,该项技术最早于上世纪50年代诞生。彼时,由于设备成本高昂且缺乏大型工业装置,全球仅有四家公司掌握了这项技术,分别为美国的Gulf、荷兰的Shell、法国的IFP以及德国的Basf。
1966年,我国仅拥有处理能力为30万吨/年的加氢裂化装置。以美国企业为首的西方巨头,不仅对相关技术实施严格封锁,还在从我国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,讥讽道:即便再过100年,你们也无法制造出来。
事实上,遭受技术封锁的情况不仅存在于加氢裂化技术领域。在盾构机、燃气轮机等领域,我国科研人员甚至被禁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。正如“被西方卡住脖子的滋味是不好受的”所描述,我国多个高端制造领域在经历困境后痛定思痛,决心实现突破与翻身。
02 欧美重金求购技术,我国:永不出口!
为尽早达成自给自足的目标,“中国一重”企业牵头设计了3500吨级的数字化焊接设备。在攻克超重不锈钢焊接、内部结构特殊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后,一台重达3000吨、高74米、直径4.85米的加氢反应器成功研制问世。这一全球首台年处理能力达4000万吨的重大装备,使中国在该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。
凭借这台“超大仪器”,我国原油转化率提升至90%以上,而美国的处理能力仅为60%。常言道“得石油者得天下”,这一设备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。
与此同时,我国在多个领域重新掌握了技术主动权。国产盾构机使相关产品价格降低了九成,占据了全球2/3的市场份额;国产燃气轮机G50完成点火,其技术指标已与国际顶尖水平相媲美!
历经多年潜心研发,中国技术成功突破重重难关。目睹国产加氢反应器在全球范围内声名远扬,诸多国家纷纷表达购买相关技术的意愿,我方态度坚决地予以回绝:该技术永不出口海外!
03 “低估中国是在犯错”
国之重器,实乃国之未来。西方对中国的警觉与紧张,根源在于对规则主导权旁落的深切恐惧。他们并不畏惧技术被模仿,却对中国在实现批量交付后重构市场规则心存忌惮;更担忧中国停止进口其技术,转而将自主装备输出至东南亚、中东、非洲等地区,从而彻底改写全球产业的游戏规则。
古人云:“时人不识凌云木,直待凌云始道高。”相信在未来,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技术为“中国制造”打造出一张张闪耀世界的名片。
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