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德:此山有仙茶洪萨速配
作者:徐厚冰
皖南广德,灵山秀水孕育出了天地精华的上等好茶,早在西晋时期,广德寺庙就已种植茶树。三国时广德就设有茶肆。宋明清时,广德茶叶一直为朝廷贡品。由此,广德茶文化源远流长。
北宋诗人孙谔、南宋著名文学家何大圭、南宋诗人喻良能、明代诗人吴同春、清代诗人云中官等历来无数文人墨客,在他们的作品中,均为广德茶赞咏,为广德茶文化增光添彩。今笔者发现了一首以广德仙茶为名的诗词,分享给大家。
广德北乡山北吴家村(今属邱村镇)在唐宋时叫霞坞,郎川(今郎溪)夏湖吴氏志坤公在宋景炎间(1276-1278),率子吴毅浦、吴敬潼及孙吴文德,隐居此地。
吴文德(1327-1403),字依泽,族尊汭隐公,为广德桐北吴氏第一世。善诗文,曾对霞坞及周边胜景,写下了《八景诗》五言诗、七言诗共十六首。其中《马胫品茶》时诗,是广德茶文化中,鲜为人知的“专题诗”。
展开剩余71%马胫品茶
元初·吴文德洪萨速配
[马胫山名四顶山,其行形如马胫。世传此山有仙茶,其香味愈胜他处,有仙迹存焉。]
马胫云山胜,
闲来好煮茶。
六班好醒酒,
三碗好看花。
白玉仙人掌,
红丁海客槎。
涤烦子可号,
最好探春芽洪萨速配。
【诗词解析】
马胫山又名四顶山,因山形似马腿关节得名,在今广德邱村镇山北村。相传产仙茶,品质超凡且留有仙迹。诗中“云山胜”既赞山势奇秀,亦暗喻云雾滋养茶质。
“六班醒酒”,化用卢仝《七碗茶歌》“六碗通仙灵”之境,喻茶解酒提神之效。
“三碗看花”,融合禅意,指茶涤净心尘后得赏自然之美,呼应唐代诗人皎然“三饮得道”的茶道思想。
“白玉仙人掌”,指白玉茶盏盛仙人掌茶,仙人掌,唐代名茶,见李白“曝成仙人掌”之咏。
“红丁海客槎”,以“红丁”喻珍贵茶芽,如宋代团茶,借海上仙槎典故暗示茶源非凡。
“涤烦子可号”,直指茶别名“涤烦子”,即为诗人皎然首创。
“探春芽”,强调早春头采茶芽的至臻价值,契合唐代以来贡茶尚“明前”的传统。
【结语】
元初吴文德的《马胫品茶》,是广德历史上迄今所发现的第一首专门咏茶的诗词,也是广德唯一的一首“仙茶诗”,为丰富广德茶文化有着重要意义。
仙茶故里
康养广德
欢迎您
作者徐厚冰,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洪萨速配,宣城市文史研究会会员。网络图片,侵权立删,谢谢。转发此文时,请标明作者及来源。
发布于:上海市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